close
《穹頂之下》熱播之際,也有質疑聲音表示:柴靜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為開場來切入這個話婚禮顧問題,是否客觀?一名與她熟識的大陸記者說,柴靜一直很猶豫要不要放女兒的故事。最後這部紀錄片,正是以其女兒,打動人心。

當人民網記者問柴靜,以母親身分切入是否有顧慮?她這樣回答:「我有一個很大的顧慮,就是說我有沒有權力說到她?因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,我必須要考慮說出來之後她將來可能會承受什麼,這種壓力最大。」

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後來柴靜的先生說服了自己的妻子,「這是你迴避不了的一個基本動機。他說,如果你迴避了她生病,這種態度裏面其實隱含著一個問題,就是說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,或者是羞恥的。」這句話最終說服了柴靜。

與柴靜熟識的南方周末記者汪韜說,出於新聞客觀性的考量,柴靜曾經很猶豫,「在柴靜的片子中,最觸動我的場景便是她的小女兒,紮著倆小辮,伏在窗前,看著霧霾籠罩的世界。」(見圖,摘自影片)

在深入的調查採訪中,穿插著類似她女兒活生生地感受霧霾的故事。在影片中,2004年,她採訪一名6歲女童王慧卿。柴靜問她:你見台中逢甲住宿過真正的星星嗎?答案是沒有。

你見過藍顏色的天嗎?見過藍一點的。但你見過白雲嗎?沒有。小女童的答案,是每位為人父母的椎心之痛。

大陸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指出,柴靜對報導角色的處理,她講故事的切入點是個體(女兒)遭遇。但整個片子是深度報導、調查報導,她既是參與者和體驗者,但主要是報導者和調查者。

黃金泡菜

arrow
arrow

    andr19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